你會用什麼來記憶一座城市或是一個區域?好像是我們上個月講的「味道」或許是一例。無奈味道有時候過於抽象,不太容易喚醒關於形貌的印象,於是我想到另一個城市印象,意即城市裡的藝術,或是常說的「公共藝術」,這些在公開的場合:公園、廣場或是熙來攘往的街道甚至漂浮在水面上,一直用藝術串連起人與城市間的繾綣情意。
當我想起東京裡的「公共藝術」,正是我初次造訪這個城市後,對它所留下極為深刻也重要的城市初印象。相對於我在台灣成長過程中,要能在三秒內說出生活周遭裡竪立著的公共藝術品名,確實感受到很高的難度!在日本,正因為早期受到西方影響,開始在進行大型建設時,撥出建設經費的百分之一用於公共藝術上,所以從1989年建造東京都廳時,便開始對外徵求大型的公共藝術,因此現在穿梭於新宿東京都廳的周邊,便能與這些因地制宜的公共藝術不期而遇。##CONTINUE##
而我對於東京每個區域的印象,除了最巨大的建築物能讓人留下深刻記憶外,那些充滿創意、造型特殊與用色大膽的大型藝術品,更是建構起與人們更密切的互動記憶;即便我們叫不出那個建築名稱或是地標大樓,至少還能喊出旁邊有個什麼藝術品,甚至成為與人約見的會面點。
比方到了台場,我會想起那一大把倒插在地面的紅色鋸子「saw, sawing」,豎立在東京國際展示中心Tokyo Big Sight前,無法忘記。到了新宿的Tokyo Operta City戶外的中庭花園裡,則聳立了由藝術家Jonathan Borofsky所創作的巨型Singing Man;進去室內,則又是Antony Mark David Gormley 在人群中佇立的人像雕塑。這些公共藝術群,讓這些原本是行政或是商業區的氣氛變得柔軟有趣並富文化質地。
但在東京裡,六本木才是將公共藝術的美感與生活度結合的最完美也密度最高的區域吧!特別是結合住、遊、職的六本木之丘(Roppongi hills),最近才歡慶他們的十歲生日,自2003年啟用以來,規劃團隊就用「藝術」與「設計」為自身定位,打造出結合生活而鮮明的文化場域印象早已深深烙印於此,更扭轉了六本木給人負面的刻板印象。而在這十年內,儘管經濟情勢與景氣不斷更迭,卻從來沒有阻擋其對於藝術、設計與更美好的生活追求,對於引薦來自世界當代設計、當代藝術的熱度也不見退卻。而六本木之丘的公共藝術密度之高,在東京迄今很難被超越,其特別之處就在於除了當時引渡相當多的國際團隊、國際藝術家、國際設計師,一起構築出這座別於其他的城中之城。就拿其中的櫸板通為例,道路兩旁是將來自各國設計團隊、建築師還有設計師的創意,轉變成極富特色又具實用價值的街道家具,彼此串聯,也成為揮灑設計與藝術的絕佳舞台。十年前開始展露頭角的吉岡德仁、伊東豊雄、宮島達男甚至SANAA建築師,至今都已經是叱咤國際舞台的指標人物,令人讚嘆規劃者的遠見與智慧。
城市的遠見總要經過時間考驗後才讓人更加讚嘆,更是不發一語地解釋了藝術與設計的持續力與無可取代的精神價値,彷彿像是我最近發現的那朵佇立在66 plaza由Isa Genzken所創作、比人還高上幾倍的作品「薔薇」一樣,儘管帶刺,但待放的風華永遠值得期待,也永不凋謝。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