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熱熱鬧鬧的設計大展創下空前參訪人潮,看起來台灣人民似乎開始對設計有點興趣。但我們以為這種大拜拜式的嘉年華對於設計美學扎根幫助不大,應該在生活周遭融入更多美好設計,而公共空間一定會出現的椅子,就是最好的載具。鄰近的日本就有許多好例子,從美術館、旅館、百貨公司到公園,設計家具無所不在。而在台灣,設計師椅子是供在昂貴家具店或博物館,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物件,與日常生活距離遙遠。當然不是人人買得起這樣的設計精品,但若大家有更多機會能在公共空間接觸到,自然能培養起對美好設計的感受能力。問題在於公共空間決策者的觀念,如果他們都覺得設計是沒必要的,所謂文創、美學,真的就像競選文宣一樣,說說而已。
美術館與設計家具的連結很理所當然,不過比起供在展場裡只可遠觀,擺進公共空間的名椅其實更具參與感。東京六本木國立新美術館的建築與空間,其實常常比展覽更引人入勝。這個日本最大的美術展覽空間裡,對外透過波光粼粼的玻璃帷幕可以看見戶外公園的季節變化;在內則錯落擺著諸多來自北歐的經典名椅。像是一樓落地窗灑進陽光的地方,羅列著一張張面對著戶外的Shell chair;Arne Jacobsen的Series 7 則成為二樓餐廳等候用的座椅,餐時則能坐上Carl Hansen的Y-chair;位在地下一樓禮品店外的休憩區,擺放的是橘紅相間The Egg蛋椅與The Swan,除此之外,在這些北歐名椅的旁邊,還有貼心地標註出這些單品的設計說明,也可以當作一件藝術展品。很值得台灣想靠建美術館妝點門面的單位們借鏡。
Design Hotel
設計旅館擺放名椅不稀奇,不過大多只出現在房間稍嫌可惜,其實只要在Lobby、電梯門廳等公共空間擺上些好椅好燈,打發無聊時間時都能體驗好設計,更能彰顯旅館連細節都在意的決心。知名的義大利設計師Piero Lissoni打造的「銀座三井花園飯店」,在飯店的大廳、電梯口、會議室等,隨處都可以看到來自於歐洲的名家設計,Cappellini立燈、Arne Jacobsen Egg Chair、Eero Saarinen邊桌......每次走進飯店大廳就有種像回到家的舒適感,讓人深刻感受到設計名家之作確實能使生活更美好。台灣一窩瘋想開Design Hotel的大老闆們,有體認到設計旅館應該肩負的責任嗎?
不只商品與店面,購物中心的休憩空間也是消費者常接觸的區域,也是樹立風格、印象加分的關鍵。汐留區的購物中心Caretta,是很早就將世界名椅融入到公共空間裡的例子,這些色彩鮮明、造型獨特的100張座椅,是藝術也是經典設計,更成了購物空間裡最吸睛的指標。訪客們可逐著這些單椅名品的足跡,自地下二樓一直綿延到地上47樓,隨著樓層的不同,所放置的名椅等級與功能也有所差異,像是Michael Young的塑料座椅就十分適合遊客們休憩,Starck如外星人般的椅子WW chair,就算能親近,也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在椅子上安身立命!反觀台灣百貨業者,從來不曾像Caretta這樣思考過,只求乍看華麗、時髦的裝潢,而任公共空間充斥廉價訂製家具,實在是相當可惜。
Open Space
在台灣,無論公園、安全島或路邊轉角空間,除了綠樹植栽,擺進大型藝術品是常見的選擇;而比起只能看不能碰的藝術作品,延請設計師打造戶外家具會是更聰明的方法,不只更容易親近體驗,也兼具實質功能。六本木之丘的櫸坂通道路兩旁,包括伊東豊雄、吉岡徳仁、內田繁、Droog Design、Jasper Morrison、Ron Arad與Karim Rashid等的坐椅設計,簡直像是設計大師PK舞台,綻放著一道又一道的設計驚喜。既然我們政府文創預算動輒上百億,學習六本木之丘的做法,既可揚名國際又具實質用途,比不知所云的裝置藝術要有意義多了。
Airport
為了款待疲憊的旅人們,機場一向座椅需求量極大;而身負國家門面重任,擺放的家具不只得考慮功能性,其實也兼具示範作用。2010年底增建完成的羽田機場國內線第二航廈,機場空間就搬進了超過500張的經典單椅,尤其以三樓UPPER DECK美食空間中最密集。當置身其中時,彷彿分不清究竟是在名椅博物館還是在走進了美術館餐廳。這裡的每張單椅都大有來頭,有的代表了某個品牌的經典工藝;有些則是設計史上的一個鮮明輝煌的設計里程碑,又或代表前所未有的結構發明與材質的創新等等。除了展現出機場非凡的好格調,還能讓來來去去的旅客自由選坐在喜歡的單椅上享受美食,不只視覺與味覺獲得滿足,品味又同時升級。但我們實在不敢對台灣機場做出這樣「非份」的要求。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