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2015

設計師旅行|對話吳東龍

1. 您覺得您爲什麽需要旅行?當決定開始一段新的旅程時,您是怎麽規劃的呢?

人常常很容易安於現狀,偏偏我很害怕也很不耐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因此每隔一陣子覺得生活太日常了、腦袋有點空空,寫不出什麼東又缺乏刺激時,便會想開始一段新的旅程。
關於旅行的規劃,很多都是在平時便累積起來的,有時看到網路的資料、雜誌、書籍或是朋友的推薦,我都會將之它記錄下來,甚至按區域、類型來分類,記錄旅館、店家、景點與適合的季節等,當到累積到一定的數量或是時機剛好時,就會馬上動身。有點像鱷魚捕食獵物一樣的感覺,花很多時間在觀察,伺機而動。

2. 您出了《設計東京》和《東京設計誌》旅行書,並提到了當設計不只是設計,旅遊不再只是旅遊這樣一句話,想請問您是什麽時候,以及怎樣發現設計和旅行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們是如何相互滲透和影響的呢?

其實這句話忠實地呈現我的生活狀態。
旅行次數慢慢多了,回首時突然發現自己的旅途中都脫離不開設計,發現原來我的旅行不是吃喝玩樂,而是許多設計的印象佔滿相機的記憶卡還有滿腦的回憶,特別是在東京。並非臺北沒有設計,而是十多年前,東京設計的密度是非常高、力道也很強,所以那種衝擊感是很震懾的,旅程結束後,我發現我的設計裡有很多旅行裡的軌跡,它們都在不知不覺中相互影響著,累積、也發酵著。

3. 有哪個地方您想要再去一次呢?

當然還是東京!
不過我這幾年會希望自己除了東京之外,每年還可以多去一些其他的地方看看,像是前年開始觀察香港設計,去年則去了瀨戶內海藝術祭,深刻的印象迄今記憶猶新;今年則去了沖繩,還嘗試了週末去東京逛街、週一回臺北這樣不同的旅行方式。因為希望自己都是進行比較深度的旅行,而非蜻蜓點水式的行程,所以跟去東京比較起來,很多地方都會想要多去幾次。回頭來看,瀨戶內海還有很多地方很值得再去探訪的,甚至會想帶家人一起前往。

4. 您有什麼特殊的標準,來選擇可以放進書中推薦的景點或地點嗎?

我很喜歡這個問題!因為讀者在看書時常常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與資訊,其實這些信息都是透過大量接觸、收集而篩選出來的,所以背後其實刪掉也略過很多自己不太想介紹的地方。因此關於放進書中的景點,我會比較偏向有故事、有啟發、有新意還有我自己喜歡的,甚至可能是可以帶給讀者想像的空間和想去的衝動。所以有些很多人喜歡、排隊很長但是沒什麼深度或是感受的店,可能會從現象面來解讀,也可能被省略或是用三言兩語輕輕帶過。

5. 作爲一個設計師,您最關心和享受的是旅行中的哪個環節?

因為旅行的經驗多了,接觸到的、看過的也很多,所以往往會與過去的經驗對照。也有其缺點是旅行的驚喜會減少,因為有過特別好的、特別驚豔的經驗,要去超越那些會更有難度。但有時也是考驗自己的敏銳度,如果讓自己發現一些設計細節或是有意外發現就會格外感受深刻。
我會比較享受旅途中能不能給我新的感受,或能否激發我新的靈感,甚至拍到好的照片,有拍照的欲望,如果能有的話,這趟旅程就值了。

6. 您曾在旅行當中獲得過哪些創作靈感呢?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當時的情形?

很多。因為我的平面的設計工作較多,所以看到的、體驗到的各種美感經驗,我都會去聯想如何用到平面或是書籍設計,或者是展覽上。它可能是電車上的廣告字型、車廂廣告的配色、版面配置的韻律、商店空間的燈光運用與服飾店模特的服飾配件穿搭,材質運用等等,都不斷刺激設計的敏感神經,非常過癮。 有時一次竄出太多靈感時還需要特別停下腳步記錄在手機上,很怕這些寶貴的靈感們會稍縱即逝。

7. 您認爲怎樣的旅行才是帶有設計觀點的旅行?

我覺得在於觀看的角度是從設計思考來切入,用設計的角度來質疑你所看到的東西。因為在旅行時,自己的感受是最深的,別人的形容、其他的報導,都不如自己當下的體驗來得直接,所以感受當下,不但可以驗
證別人的觀點,也可以衍生出自己不同的想法,這些都是很好的。有時也不必當下一定要有什麼觀點,因為很多觀點是在看過很多後才產生的,如果看得不夠,自以為是的觀點會流於無知或偏見。我喜歡用比較虛心不預設太多立場的心情去旅行,也漸漸構築出自己的設計觀,它會隨著一次次的旅行,不只發現設計,也發現自己,這才是最珍貴的。因為設計作品其實是反映自己的性格,唯有自己升級了,作品才會更好。


原刊載於2014.12月
Design 360˚ Magazine 觀念與設計雜誌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