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2015

是的,我們的〇〇都需要好好編輯

去年底一間標榜以雜誌編輯為概念的生活風格店〈niko and… TOKYO〉在東京原宿開幕,這間具有鮮明主題的新店吸引了喜歡嚐鮮的東京人,店家的位置原本是日本服飾品牌collect point,同一家集團換了另個旗下品牌的全球旗艦店,很能感受到其強烈的信心與企圖。

「niko」來自於「nobody I know own style」的字母縮寫,至於後面的「and +…」,則預留延伸各種可能性的空間伏筆。在店內有許多and…,比方說and…咖啡、書籍、服飾、家飾雜貨等。全店最特別的,還是其「雜誌編輯」手法,讓即便是一樣的商品,為何可以在這讓人願意買單。

如果把店當作一本雜誌,在入口的黃金地區則能輪番陳列每次的封面主題,並依據每期改變主題的陳列;店內其他區塊還有所謂「專欄連載」這樣的概念,長賣但又有新意。而不同的區塊別還有不同的專業選品人,甚至店內餐廳還會配合主題供應相關的料理,透過這樣的編輯概念,讓其各有豐富精彩而以感性擄獲人心。

強調雜誌的編輯概念不是首次聽到,但對於喜歡閱讀雜誌、並將雜誌質量做得優異的日本人來說,此一說法來包裝一間店無疑是讓人對其初印象就大大加分。事實上,常在日本聽到所謂的編輯手法並不侷限於雜誌,除了商店餐廳,在生活、工作上,編輯力都能發揮極大的作用。因它能訴說起承轉合、輕重緩急、有細節、富層次、具創意、講主題、重節奏,還絞盡腦汁引人的目光,用最精彩的方式訴說你可能原本熟悉但沒想過會這樣被呈現的一個故事,足讓五感發麻。

比方說,好的簡報設計就非常需要編輯力,編輯決定你的訊息如何被呈現與傳達。一場求婚,好的編輯企畫更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一首歌如何被編輯演繹後比原唱出色?一張專輯曲目如何被編排得讓B面第一首同樣打動人心?一場演唱會怎樣安排埋哏並適時出現爆點,感動並擦乾眼淚,散場也不捨離去?

編輯講究的是整體的呈現。當你到一間店家空間,透過編輯式地拆解,你會知道先被安排看到了什麼?接著如何延續這個印象,再來會受到什麼刺激與誘惑,然後你會發現驚喜,在某個轉角又被另一細節著迷而停佇,驀然回首,目光聚焦在燈光投射的那項商品上,接著看到鏡中的自己,又是一番感受。

人生的每個環節、篇章、頁面,從平面到立體,都可以被仔細編輯鋪陳,能夠認真看待,每次的戮力編輯後都會是一次華麗轉身的契機。

原載於2015.4月
文創Life 專欄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