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016

Thomas Heatherwick令人驚豔的不是風格,而是。

Thomas Heatherwick Studio在北美館的展覽「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進到了第二週,上週參加開幕記者會時,我回想起相較之前在新加坡面對亞洲媒體的採訪時,其態度輕鬆也自在許多,並是一位很容易CUE的設計師,也就是說,只要丟一個15秒的問題,Thomas可以回答5分鐘地神色自若、侃侃而談,已是大師卻毫無大師架子。

關於Thomas,其實之前我確實有一些疑問給他,關於作品的「在地性」問題。尤其當他為香港〈太古廣場翻新工程〉(太古,除了賣可樂,也是香港地產商。太古廣場是一個就算你不知道設計是誰,走到這裡從空間到地面都會說出WOW的設計),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一種全新的教學關係再定義的建築空間,這些看起來都足具國際水準的作品,但是其在地性為何,與當地的關連性呢?意即這樣的作品風格,如果搬到不同地方的話,是否都能成立呢?

不過在記者會上他回答他總是告訴同事,每件作品一定要有特殊性,不能只是copy A地到B地而已(咦,說誰)。另外他也回答到關於2010年世博會時,業主(英國政府)對於英國館的要求,希望是一可以呈現英國文化、景致、美食(翻白眼)…..等等的一座場館,即便預算低,但還是要在國家館排名前五…。(相信這件事他應該講過一萬次了,TED上面也有但拘謹,如今他講起來仍是充滿新鮮感……) 最後上海世博會裡所誕生的英國館〈種子聖殿〉,大概只符合了原訂希望能排名到前五的這個標準,其他則是完全沒有具象的英國元素。卻又令人感受到英國終究是能將創意超越框架又極度奔放的自由國度,因而孕育出超乎常識又充滿想法的前瞻性概念作品,只見大夥兒絡繹不絕地大排長龍(包括我八月艷陽下痴痴地排),大家一心想入內一探究竟的不是為了炸魚片薯條餐廳,或投影機下大笨鐘、泰唔士河等觀光的綺麗風光、也不是凸顯英國創意的經典設計產品等等,就只是為了看那從沒體驗過、將種子包在壓克力棒裡面,光線透過像光纖般的塑料照亮室內(但裡面但沒有什麼冷氣)。

原來淬鍊過的創意跳脫了常理所期待的具象形貌是更顯不易,而這項作品當時也獲得空前的成功,成為之後幾乎是等同於Thomas Heatherwick的代名詞。

因此我想作品在創作者如黑箱般卻又理性的腦袋裡不斷翻攪,最後出現那個令人驚豔的結果,大家驚嘆或喜歡或帶來新想法就萬分足夠。如果想要表現非常在地化,那是否就延請熟諳當地文化的設計師會更為精準,既然是老遠請了英國設計師,除了國際級的製作品質外,不就是想看他設計語彙下所詮釋出獨特的設計樣貌嗎?


至於這次的展覽裡,可以感受到他之所以會被稱為「發明家」,就是在於他花費更多的心思在開發作品新的可能性,在尋找製作出新產品的工具、環境與製程,讓每件作品擁有其獨特性,不講究風格,而是不斷嘗試新的可能性,將靈光乍現的瞬間化為永恆,在是是講究效率與CP值的現在環境裡,顯得格外可貴也值得尊敬。一位45歲的英國設計師,為這場巡迴展覽走訪北京、香港、新加坡與台灣,我覺得台灣這一站最令人感動,更顯其不同的設計價值觀。

他希望台灣人對於建築、設計的熱情,反映在自己身邊的建築,例如醫院等,我覺得Thomas Heatherwick令人驚豔的不是風格,而是他對創作一貫的熱情與態度,還有讓那些不規則的曲線草圖,絞盡腦汁化成真實作品的執行動力。

https://c1.staticflickr.com/5/4143/4944937070_9e3b37d203_b.jpg

◎「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展覽
時間 2016/03/05 - 2016/05/15
地點 台北市立美術館 三樓3C
http://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id=575&ddlLang=zh-tw

◎關於海澤維克工作室
湯瑪斯‧海澤維克,1970年出生的英國設計師,在過去許多跨界的設計創作,以創新和原創性著稱。為突破傳統設計流程,於1994年創立了海澤維克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將設計、建築、雕塑及城市規劃匯集於此工作室,有180位卓越的建築師、設計師、以及製作人所組成的設計團隊緊密合作。他總能以非尋常思路挑戰原始設計流程,針對每項需求,製作出最獨特的設計方案。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