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017

傳統工藝的振興之道 - 林承緯x吳東龍的民藝與設計對談(上)

「工藝」或「民藝」,什麼是最適合臺灣的使用名稱?而「民藝」中的「民」又是什麼意思?
林承緯(後簡稱林) 「民藝」一詞是1925年由日本思想家、美學家柳宗悅(Yanagi Soetsu)創造的,起因於日本在過去曾使用如「下手物」、「雜器」等名詞來稱呼這類物件,若沿用既有的詞彙擔心會有刻板印象。而在中國歷代典籍中雖出現過工藝、工業等名詞,但卻找不到民藝這樣的用法。

為什麼柳宗悅在1920年代提出「民」的概念,其實不是他獨有的,而是那個時代有很多人都在談「民」。日本從明治維新到19世紀末,一開始流於全然接納西方,西方代表了正確、高尚、先進,然而後來有許多人開始反思並尋找什麼是自己真正的日本,例如柳宗悅談的「民」,由於收集的物件是江戶中期到末期之物,所以指的是江戶時期一般民眾生活中所使用器物的意涵;提出「民俗」觀點的柳田國男(Kunio Yanagita),定義則最為清楚,「民」是「常民」,即一般人民;另外還有澀澤敬三(Keizo Shibusawa)的「民具」,與「民眾藝術」等。 關於臺灣如何使用民藝一詞,在顏水龍早期文章中便曾出現過,但尚無思考是否含括臺灣認知的民間藝術之所有類別,例如歌仔戲或是廟宇的活動,故而比較接近日本民藝的定義。臺灣有許多民藝的介紹,但民藝的課題尚未成為研究的對象,學界較少人去思考,也甚少有所討論臺灣使用這兩個字是追隨日本而來?還是可以形塑出臺灣自己民藝的觀點?

由於日本民藝在國外展覽時,被認為是日本獨有的觀念,所以是以自創的「Mingei」作為譯名,故而臺灣在使用民藝兩字時,可能要留意其包含專有名詞的那個語義脈絡。

吳東龍(後簡稱吳) 我對於民藝的理解來自日本,故而「民」就是庶民、民間。但日本的民藝偏向器物、傢俱類,臺灣則會拉到工藝和藝術層級,和日本民藝不同,在傳統歷史上發展亦不相同;故而字面上可以理解,但實則內涵意義不同。所以若柳宗悅來臺灣尋找民藝,他的選擇會很有限,不會包括像布袋戲那些民間藝術。


柳宗悅的民藝觀從何而來?吸收的養分與支撐其發展的因素為何?
柳宗悅的父親柳楢悅(Narayoshi Yanagi)是奠定近代日本海軍基礎的重要人物,重點是人文素養也好,收藏了許多古董。雖然早逝,但其遺留下的大宅邸與家庭經濟條件,提供幼年柳宗悅無憂無慮的成長環境。
柳宗悅背後有幾個贊助商,理解他也信賴他,例如朝日啤酒的首任社長山本為三郎(Tamesaburou Yamamoto)便是民藝運動其中一位資助者,生前收集了不少出色的民藝作品。1928年,在「御大禮紀念國產振興東京博覽會」中展示了「民藝館」展館,向社會大眾展現了源於生活的實用之美,博覽會結束後,山本為三郎因不忍民藝館建築消失,自費買下整棟建築物和其中的用品,並搬遷到位於大阪的自家宅邸。又或是在倉敷絹織董事長、大原美術館創始人大原孫三郎(Magosaburo Ohara)捐款贊助下,於1936年成立日本民藝館,柳宗悅親任首任館長。
日本在明治、大正時期,有很多這樣的企業贊助者,在不斷努力擴大事業的同時,還熱心地支持藝術文化活動,時至今日,日本民藝館的贊助商與會員,還有許多都是企業財團,可看出這樣的傳統一直被保留下來。具有財富的人,出錢培養藝術家、收集好的東西,不是為了利益投資,而是為了企業的格調、增加自己的修養,認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故而日本的傳統工藝得以歷久彌新,一直充滿力量去傳承,與企業參與、尊重傳統有很大的關係存在。

日本民藝運動推展迅速的因素為何?而臺灣所碰到的問題又是?
外界都以為日本是單一民族國家,其實不是,日本裡有不同族群,只是被同化到看不出來,現在比較仍較為明顯的如北海道的愛奴人和沖繩,語言、用色邏輯、圖案文化都有所不同。早期民族非常複雜,包括有九州的少數族群熊襲人、隼人,與本州北的蝦夷人等,但很快就族群融合,因而較為容易去談何為日本的代表工藝與美感等國民性、地方性。但若要找出代表臺灣的一種服飾風格便很難挑選,無論是旗袍、藍衫或是原住民服裝都無法代表所有的族群,因而也出現直接擷取圖案作為設計元素的淺薄作法,不那麼關注族群議題脈絡化的現象。

「好使用」與「美」,孰輕孰重?日本民藝的標準如何界定?
「實用」是民藝品存在最根本的基礎,「美感」則是其次的事情。這也是柳宗悅與顏水龍的差別之一,顏水龍會講「美」,他是接近工藝家的藝術家,自己也能製作這些物件。

所以柳宗悅比較像民藝選品店的老闆。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日本民藝館賣店的重要性。大家去看展,看到的只是民藝的標本,但在參觀之後購買物件回家,便能透過使用去了解柳宗悅所發現這些民眾使用器物的特殊美感,所以要用得到、要普及、要生產。

待續......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