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017

傳統工藝的振興之道 - 林承緯x吳東龍的民藝與設計對談(下)

臺灣民間工藝想要復甦所碰到的問題有哪些?量產或生硬的轉型,延續民藝生命最理想的方向為何?
日本民藝已成為一種產業,有銷售對象,雖不是大量製造也非限量生產,還有一個教主(柳宗悅)在宣傳,對照臺灣,卻是截然不同的情形,它的受眾、族群在哪裡?當尚未想到對象是誰時,即便和文創、設計結合,就會變成沿用圖案表層的模式。大家對它的共鳴度在哪?沒有脈絡可循就不會變成產業。又或是怎麼融入在生活裡?也比較沒有這樣的討論。

民藝實用的價值,有一個根本是要有人用才有人做,這是需求的問題。臺灣人也需要碗盤、杯子和筷子,但我們用的是什麼國家的物件?似乎是雜牌軍,如果使用日本的器皿也不一定會適合我們的飲食生活。目前臺灣工藝產業的現況是,鶯歌的陶瓷只有和成牌、電光牌的衛浴產品賣得很好,而現在臺灣家裡又有誰在用竹工藝產品?當付出的經濟成本和人們覺得好用得到的滿足感之間,達到一定平衡的話,該項產品就會活得下來,以此觀點,我認為文創若只考慮創意和吸引人的話,不會是長久之道。台灣可能很悲哀的是,會發生生活中的工藝活得不好,但廟宇工藝發展得很好的情況,因為在宗教社會裡需要的金錢大家比較願意拿出來,但臺灣不能只有宗教裡的物質生活被滿足,生活也是很重要的。柳宗悅已經過世50年,但日本民藝的力量還在,我覺得這是需求的問題。

臺灣已經走到不愁吃穿的社會型態,為什麼生活中物質的滿足無法產生力量,讓工匠可以製作?我自己也是很好奇的。生活實用性的滿足在人活著的每一天都是非常重要的,為甚麼臺灣卻是那麼的貧乏?

臺灣民藝與生活的距離感,可用設計的力量去作銜接?
大家看這事都太著重設計,即便設計做得很好,如果沒有感受或覺得太貴,等於還是沒有用,這比較是整體性的問題,不能只靠設計師,企業可以做這件事,或是從教育開始。臺灣早期是比較貧窮的社會,希望先求溫飽,至今父執輩的觀念可能還是如此,無法看到物件的無形價值,故而需要時間去灌輸大家這個觀念。

日本父執輩與我們父母的想法其實差距不大,但為何他們東西用的比較好?主要是他們有惜物的觀念,知道耐用的東西可以用個十年,價格平均起來其實不貴,但是臺灣對於物品需要被保養的觀念則比較缺乏。
日本傳統民族宗教—神道教(Shinto),屬於泛靈多神信仰,認為每個東西都有其靈魂,故而民眾對於物的珍惜感非常強烈,例如神社旁有一些小的供養塔專以供養針、工具等,這是民眾在縫紉後將鈍掉的針拿到神社,於每年12月參加針供養的祭典,感謝針讓我們生活得到便利,最後再埋到土丘裡。這種文化在日本很普遍,也與工藝品使用的觀念有關:對物是珍惜的,也願意買好的東西。

在日本的《文化財保護法》中,有哪些整體的保護與活化作法可供臺灣參考?
日本除了《文化財保護法》外,與工藝保存相關的法律還有很多,其中一條很重要的叫做《傳統工藝產業振興法》,會到每個產地去找好東西,而後給你認證的商標貼紙,鼓勵商品銷售,日本是靠這個做法把傳統工藝再拉起來的。文化保存是做工藝技術,和傳統工藝品銷售是不一樣的,臺灣目前的問題是沒有後者這一塊,我們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只針對有名的匠師,將技術保存下來,或是師徒傳習的紀錄,屬於單點式做法,對於產業式的思考比較缺乏,我們必須意識到只做單點式對於民眾生活美學是沒有直接影響的。

設計師需要時間去累積能力,和藝術家一樣要長期培養,若產業沒有做出來,設計師就不知道可做到什麼程度。在臺灣都要靠自己,沒有因為受到鼓勵產生很多機會,讓更多人可以投入這塊,沒辦法給大家比較安心,看不到自己的未來,似乎消失了也沒有什麼關係。

沒有工藝的國家其實是一個很可悲的國家,大家都去買日本的工藝品,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自己國家生產的工藝品也可以過得很好?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命題。做為一個擁有豐富文化涵養的地方,為什麼會這樣子?

最重要還原起來,臺灣的家庭教育對於生活不能只是基本條件滿足,而是要有一定品格和品質生活的講求。臺灣不是以前物資貧乏的社會,為什麼對很多東西是可以很隨便的?就區域型的工業產業而言,臺灣雖然小但還是有2,000多萬人口,真的沒辦法養活自己的工藝製作嗎?臺灣的生活造型難道只能仰賴外國?臺灣在戰前曾經是日本一部分時,日本在推工業振興就跟臺灣說,不要學日本、不要學中國,要想臺灣有什麼的自己,結果到了今日,我們還是在想好像日本做得很好,我們不要做、買他們的就好。如果我們沒辦法延續傳統工藝製作的生命,臺灣民藝與生活可以如何拉近?臺灣民藝到底還在不在?如果沒有民藝,更不可能去談與生活的距離問題。

原刊載於《台南藝術4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