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2014

設計(菜)市場學?

荒謬事情年年有,今年也不會特別多。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或許就是消極地說見怪不怪了。(咦,這樣好嗎?)此回讓我由設計師角度觀看設計產業的一些奇謬現象的話,含淚中確實頗值得玩味。

談到關於「設計服務」這樣的一種服務形態,提供的內容是量身定制的設計,它有點近似一個個打造的精密手工業,而在這樣服務的過程裡,必會有兩個角色:一是設計師,另一個則是業主,兩個角色存在著供需的關係。雖然話說人人都需要設計,無論是從名片設計,大到室內設計、建築設計,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與設計有著切身關係,但是,如何購買設計或如何與設計師溝通,甚至如何多少的設計花費才叫合理?想必大多數的人都很難拿捏箇中道理。這回就先換個角度來看設計,就會發現我們的行為經常是受囿於自我認知的意識與影響。(其實是荼毒)
##CONTINUE##
先從名片的設計好了,名片是因為面積很小,經常是被認為簡單而輕便的設計,但其實就像小空間一樣,要能展現出美感與舒適感,其實更考驗功力。但是從事設計的朋友們常常會有經驗自然而然地受朋友們的要求/委託設計名片甚至喜帖,某方面來說,用設計可以加惠朋友實屬好事,但是如果朋友常常換工作或是再婚,身為設計師的朋友就會比較困擾(會這樣嗎?)

有設計師的朋友不算壞事,同理可証,有攝影師的朋友的話,就會偶爾會被要求來拍一張大頭照或是更過分一點就是來拍一下婚禮或是婚紗照,但也不算壞事,只是有些攝影師的專業是拍不會動的靜物或是建築,也會被邀請去拍敬酒或是大家一起比YA的團體照。(合乎邏輯嗎?)那如果我的朋友是張惠妹,心情不好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請他來一首聽海或是真實?又如果我有朋友在銀行工作,是否可以請他在三點四十分讓我從小門去存取為期三個月的支票?我們可能不會如是想,而轉換角色常能讓我們擁有這樣不同的思考。

在我的設計經驗裡,因為跟不同的產業合作常常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產業職場文化,不全然是壞的,只是太習於從自身的觀點出發的思維,對於初次遇到此狀況的設計師來說總難免適應不良。

就拿付款這件事來說,以與公家機關合作為例,儘管一切順利完成,最後還是難免有個「議價」過程,這個動作的意涵就是在於讓身為公務員的國家公僕為國家財政把關(是與廠商為敵嗎?),但是對於兢兢業業、戰戰兢兢的設計師來說,努力完成到最後竟然是以砍價收場難免憂傷不是滋味,不禁會想問「請問我做錯了什麼嗎?砍價何故?」如果公務人員薪水無故挨刀被砍,理由是為人民把關,或許又是另一番感想。我想設計議價就是一種謬誤。畢竟設計不像許多產業,數量越多成本越低,終究偏向手工業般的各種設計都得親力親為逐一完成,因此設計的費用上面並不會因為量大而降低成本,反可能徒增其複雜與繁瑣程度。不過對有經驗的設計師來說,需議價的狀況前,自然衍生議價版本的金額,這樣的話,議價最終就是徒具形勢的陋習了。

「議價」是其中一種以產業思維來處理設計的怪異手法,另外也有一些去零頭、或是多設計幾種可不可以算便宜一點的「菜市場買菜思維」,甚至再附送一些小設計(買肉送蔥的邏輯)。這個邏輯在買菜上面,或是大量訂購商品上面或許可行,但是放在設計上似乎顯得荒謬。就像把這個邏輯放進醫院裡的話,就不會被認為可行,因為不會有人跟醫院的收費員說「因為我常來這邊拿藥,所以可否算我便宜一點。」或是「因為我打了兩罐點滴,所以可以幫我加一些維他命C嗎?」舉一反三,有法律需求請辯護律師時,打了十小時官司,可以加送一小時嗎?我常常倒垃圾,垃圾袋可以算我便宜一點嗎?WHY?~~

另外也有一個狀況也是不思議,就是匯(付)款給對方時,會直接從款項扣掉手續費,這有點類似因為我搭計程車來要付設計費給你,所以我的計程車資從設計費內扣除。對方就因此在不知不覺之中,領到的金額數字總是莫名地充滿零頭。 但很多人對於這種現象早已習以為常,但是原因是什麼,恐怕很難有何理解釋吧!(因為我不想要幫你出匯款的手續費,所以我偷偷地從你的設計費扣除了。因為早已經是一種約地俗成,所以你也無須大驚小怪。)

但終究羊毛出在羊身上,商人的成本終究會回到消費者身上,無本生意終作不久。送蔥的目的也是為了留住客人做生意,服裝折扣也是為了清倉庫存轉嫁到顧客,互惠當然很好,但設計師是否也是站互惠天平的另一端呢?還得自己評估觀察。

斷捨離》裡有所謂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是說學習要天天學、每天有精進,想要得道的話,則要不斷的減去不必要的部分。結論就是2014年想要遠離謬誤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要不斷學習並刪除那些可能會讓你陷於謬誤之中的人、事、物。

2 意見:

Nick 提到...

已哭

Nick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