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橢圓形的泳池映照著天光慢慢亮了起來。一個人用餐的時候,顯得特別能夠專心品味,好的蔬果食材其實不勞太多的調味就很滿足,在一頓飽餐後便搭水牛車進行在地觀光。我看水牛車夫邊唱八重民謠彈奏三線,同時口若懸河地導覽觀光,加上水牛在狹窄的「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區」裡拖車精準繞行,看似驚險卻又安然漫遊煞是精彩!直到中午還可選擇到民家用餐感受在地料理,下午到星砂海灘玩砂,日落前到夕陽海灘賞黃昏,還有個玩水的海灘也不想錯過。儘管小島上時光悠閒,卻可以十分充實。
還有多點時間的話,透過旅館安排,可以跟當地的老先生學編草蓆,或是學彈彈三線。想買些陶藝品的話,島上有個〈ATELIER五香屋〉,裡頭還有做陶製小獅子的DIY體驗,體會雙手泥巴創作的樂趣。或許整島住民的年齡較高,但也使得島上步調緩慢而悠哉,但也多了份怡然,讓我充分感受工作忙碌外的生活興味!
短短24小時的竹富島旅館時光,在旅館自身不斷與在地學習與揉合中,將這些文化資產與在地風情不著痕跡的填滿我島上的回憶。我看著島上老人悠閒地拿著掃帚掃街,不為垃圾,而是抹去砂石被車輪或腳步留下的痕跡,讓地面的白砂均勻鋪陳地面的感覺極為舒坦,我想這是島上慢活的最高境界,也彷彿能掃去我心中的塵埃,而這一幕,正在竹富島的旅館裡持續上演。沖繩的白色博物館風景
隔日回到了沖繩本島,為造訪印象書中的白色空間—〈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原來沖繩的建築不只是很鮮艷或是傳統古樸,這裡的現代設計,從外到內都很不一樣。
2006開館的〈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位在那霸新都心區域,1987年美軍返回後,就漸漸形成了高樓林立與電車穿越的都心風貌。在新都心公園旁的〈博物館.美術館〉,建築外觀是以琉球時代,今歸仁城、中城城、勝連城等城堡遺跡的形象概念所設計建造,建築造型融合了現代,並且使用了琉球的石灰岩材,並會隨著時間漸漸地由白轉灰記錄時間。
城牆堡壘般的外觀,細節處都上了圓角,在這堡壘殼內,其實是明亮又現代的氛圍,也因為雙層皮的建築感覺內外有過渡帶也減低了室溫。一樓挑高的白色大廳,從地面到三層高的傘狀白柱,加上來自天頂的自然光,怎麼拍都讓人淨透白亮了起來,而博物館與美術館的設施,是以色彩牆面區隔區域。一樓有散發時尚感的情報中心、白色並販售紀念品的博物館商店,三樓也有間cafe,從空間設計到指標設計都非常用心,並曾獲得「建築業協會賞」、「GOOD DESIGN AWARD」與「日本建築學會作品選獎」等肯定,不過眾人皆知,白色和設計良好的指標都會面臨到維護或是額外需要的狀況,這對任何白色美術館來說,都是更艱難的使命。原文刊載於《知日 雜貨》




0 意見:
張貼留言